一、 的办学理念、特点及成就
成立于1917年,建校之初即确立了“在中国创办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百年以来,学校一直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从建校起即在中国首先开办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为近现代中国医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学科奠基人和学术骨干。学校始终秉承“高进、优教、严出”的精英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医学科学家、临床医学家、医政管理家和医学教育家。
新百年伊始,本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协和创建了新型八年制(4+4)医学教育试点班,从全球高水平大学中遴选思想成熟、情怀高尚、多科背景、成绩优异的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入学,为中国的新医科建设和全民健康实践做出贡献。
二、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简介
医学教育的教育学属性是专业教育,需要招收“成熟的受教育者”,即接受过广博的通识教育,职业取向成熟的受教育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医学教育与多学科融合,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我校于2018年开始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招收学科基础宽厚、热爱医学、个性心理特征适合学医、具备成为卓越医生潜质的优秀本科生,以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课程组织及学位授予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并具备多种发展潜能,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医学领军人才。
(二)课程组织及教学方法
学制为4年。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以模块教学为特征的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采用多学科整合课程结构,并实行早期接触临床、“一对一”导师制和全程科研训练,还需要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答辩。
教育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小组学习为主,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模拟教学等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实行学生融入病房医疗团队、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临床课程及见、实习均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
试点班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严格的分流机制,将分别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末进行考核,全部合格者可以正式进入医学博士(M.D.)培养计划;不合格者将不得进入医学博士培养计划,但可选择转入科学博士(Ph.D.)、科学硕士(M.S.)培养计划或退学。
(三)学位授予
试点班学生毕业学位授予条件参照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毕业时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并提供攻读医学/理学(M.D./Ph.D.)双博士学位的机会。
四、招生对象
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中国国籍,毕业于2020-2021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或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大学,或US News全美排名前10名的文理学院(详见附件2,申请者的本科毕业院校必须是附件2列表中出现的学校),在非医学部/院/系学习,有志于医学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不限,但必须按照试点班入学课程要求修完相应学分(详见附件1)。需要学校开具包括平均学分绩点(GPA)和/或年级排名百分数等信息的官方成绩单,并经公证机构公证。
五、招生计划及招生方式
招生计划总额30名(包括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招生方式实行“申请-审核”+复试考核机制。
六、报考程序:
(一)报考人履行网上报名手续。报考人请于2020年11月9日至11月29日之间登录 教务处改革试点班招生网站(http://mdadmission.pumc.edu.cn/mdweb),点击“本科毕业生”入口,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以附件形式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①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及证件照电子版;
②学校开具的本科成绩单扫描件,如成绩单上不能体现GPA绩点的,需提供学校开具的成绩在年级排名的证明信扫描件;已毕业者还应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扫描件;
③英语CET6级或相当水平英语能力考试(包括托福和雅思)成绩单扫描件(在英语国家大学就读者可不提供此项材料);
④2名医学相关学科副教授(或相当教职)以上职称的推荐人的信息和email邮箱等联系方式,并由推荐人将亲笔签名的推荐信扫描件直接上传系统;
⑤其他能佐证具有学习医学能力的相关材料扫描件:如工作经历、课外活动、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发表文章或者出版物等。
(二)注意事项
报名申请表及报考材料提交截止日期是2020年11月29日。所有报考材料不接收纸质版。
(三)报考材料初审
1、学校教务处统一对报考者提供的材料进行入档并初验。对材料完整、符合报考条件者,提交专家组初审。
2、学校成立试点班招生初审专家组,由学校相关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学生提供报考材料,就报考者的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培养潜力、发展潜能等进行评估,初步确定复试名单。
3、经初审专家组审核合格的复试名单,将于2020年12月初在试点班招生网站公布。
(四)复试
1、报考者参加复试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①身份证或护照原件;
②申请表原件;
③本科成绩单原件,以及学校开具的成绩在年级排名的证明信原件(如果报名时已经提供扫描件),并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密封后在该信封的封口处加盖公章;已毕业者应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④英语CET6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包括托福和雅思)成绩单原件(在英语国家大学就读者可不提供此项材料)。
2、复试方式
复试采用笔试+多站式考试+专家面试的形式,重点考察医学预科相关的基础知识、中英文语言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年度的复试视情况可能采用线上考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评分由下述三项内容的得分结果综合评定:
①笔试:是学校组织的标准化入学考试,主要考查申请者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中,生物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及大学基础数理概念占考试内容70%;心理-社会方面基本概念占考试内容15%;通过阅读来考察申请者理解、分析、评估、和应用相应理论能力部分占考试内容15%。笔试为中英文选择题,共120道。
②多站式考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包括中文和英文)、个性心理特征和学医的适应性。
③专家面试:多专家联合面试,了解申请者基本情况、个性心理特征和其对医学职业的理解。
3、复试时间
具体复试时间将另行通知。
(五)体检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患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色弱、色盲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严重口吃者;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者。
六、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采取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按成绩择优录取新生的方式。我校将于2020年12月公布拟录取结果,体检合格者将签发拟录取通知书。经学生确认、并在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正式录取。被正式录取的同学将于2021年秋季开学(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到我校报到注册。
七、其他要求
(一)申请者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其他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实,即取消报名及录取资格。申请者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申请者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申请者通过试点班招生考试后为拟录取状态,如果无法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四)申请者必须在报名时日前(往届毕业生)或毕业前(应届毕业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学分(网上课程必须包括正规的完课学分证明),并达到所需录取要求。申请者应在网上招生报名系统的相应栏目如实填写课程学分和成绩,如有特殊情况可备注说明。
(五)要求所有申请者在复试时间之前具有不少于40小时医院/社区卫生/医生诊所/康复医疗等医疗单位的志愿者服务经验并提供证明和评价。
(六)如有既往上过于医学相关的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简介”)或参加过相关考试(如MCAT考试),申请者请在申请资料中详细说明,供初审专家参考。
八、收费及其它
试点班学费收费标准为第1-2年每学年8,000元(人民币)、第3年及之后每学年10,000元(人民币)。我校将为试点班学生提供不低于学费额度的基本奖学金和各种其他类型奖学金;学习成绩优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可获得各项奖学金外,还可申请国家设立的助学贷款以及临时困难补助。
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目前普通学生宿舍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750元(人民币);学生公寓住宿费为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500元(人民币)。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北京市批复为准。
九、联系我们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试点班的招生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E-mail:mdadmission@pumc.edu.cn
招生咨询电话:15810893013,010-65249442,010-65105806
试点班招生网址:http://mdadmission.pumc.edu.cn/mdweb
十、其他
本招生简章由 负责解释。
教务处
2020年10月24日
附件1:
临床医学试点班入学课程要求
课程 |
学分要求 |
备注 |
英语 |
通过CET英语6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包括托福和雅思;考试成绩要求:CET英语6级成绩不低于515分,或托福成绩不低于102分,或雅思成绩不低于7.5分;英语国家大学本科毕业者可豁免此项要求) |
|
生物学 |
≥20 |
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推荐选修普通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 |
化学 |
≥10 |
包括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 |
物理 |
≥6 |
大学物理课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相关内容 |
数学 |
≥10 |
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课程 |
逻辑思维及写作能力 |
≥2 |
包含写作训练的课程 |
相关课程总学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和逻辑思维及写作类课程) |
≥66 |
附件2:
临床医学试点班拟招收的本科毕业生大学列表
2020-2021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或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大学,或US News全美排名前10名的文理学院,共85所,包括8所中国大学和77所国外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2020-2021年度世界大学排名) |
国家 |
1 |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QS 23; Times 23) |
中国 |
2 |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QS 15; Times 21; US 28) |
中国 |
3 |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QS 34) |
中国 |
4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 (QS 47) |
中国 |
5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学(QS 22; Times 39) |
中国 |
6 |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学(QS 27) |
中国 |
7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QS 43) |
中国 |
8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城市大学 (QS 48) |
中国 |
9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QS 1; Times 5; US 2) |
美国 |
10 |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QS 2; Times 2; US 3) |
美国 |
11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QS 3; Times 3; US 1) |
美国 |
12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学院(QS 4; Times 4; US 7) |
美国 |
13 |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QS 9; Times 10; US 16) |
美国 |
14 |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QS 12; Times 9; US 11) |
美国 |
15 |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QS 18; Times 19; US 22) |
美国 |
16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QS 16; Times 13; US 14) |
美国 |
17 |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QS 17; Times 8; US 12) |
美国 |
18 |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QS 19; Times 17; US 6) |
美国 |
19 |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西根大学(QS 21; Times 22; US 17) |
美国 |
20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QS 25; Times 12; US 10) |
美国 |
21 |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QS 42; Times 20; US 23) |
美国 |
2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QS 30; Times 7; US 4) |
美国 |
23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QS 29; Times 24; US 24) |
美国 |
24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QS 36; Times 15; US 13) |
美国 |
25 |
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大学(QS 35; Times 26; US 29) |
美国 |
26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Times 33; US 21) |
美国 |
27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Times 28) |
美国 |
28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Times 29; US 8) |
美国 |
29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乔治亚理工学院(Times 38) |
美国 |
30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imes 44; US 38) |
美国 |
31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Times 48) |
美国 |
3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S 15) |
美国 |
33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Times 50; US 33) |
美国 |
34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S 36) |
美国 |
35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imes 49; US 41) |
美国 |
36 |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US 45) |
美国 |
37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S 47) |
美国 |
38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US 44) |
美国 |
39 |
Williams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USC 1) |
美国 |
40 |
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USC 2) |
美国 |
41 |
Swarthmore College斯沃斯莫尔学院(USC 3) |
美国 |
42 |
Wellesley College韦尔斯利学院(USC 4) |
美国 |
43 |
Pomona College波莫纳学院(USC 4) |
美国 |
44 |
Bowdoin College鲍登学院(USC 6) |
美国 |
45 |
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美国海军学院(USC 6) |
美国 |
46 |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USC 6) |
美国 |
47 |
Carleton College 卡尔顿学院(USC 9) |
美国 |
48 |
Hamilton College 汉密尔顿学院 (USC 9) |
美国 |
49 |
Middlebury College明德学院(USC 9) |
美国 |
50 |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华盛顿与李大学(USC 9) |
美国 |
51 |
Oxford University牛津大学(QS 5; Times 1; US 5) |
英国 |
52 |
CambridgeUniversity剑桥大学(QS 7; Times 6; US 9) |
英国 |
53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QS 10; Times 16; US 19) |
英国 |
54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伦敦帝国理工学院(QS 8; Times 11; US 20) |
英国 |
55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爱丁堡大学(QS 20; Times 30; US 30) |
英国 |
56 |
ManchesterUniversity曼彻斯特大学(QS 28) |
英国 |
57 |
King's College London伦敦国王学院(QS 32; Times 35; US 35) |
英国 |
58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QS 49; Times 27) |
英国 |
59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国立大学(QS 31) |
澳大利亚 |
60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墨尔本大学(QS 41;US 25) |
澳大利亚 |
61 |
University of Sydney悉尼大学(QS 40;US 27) |
澳大利亚 |
62 |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尔士大学(QS 44) |
澳大利亚 |
63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QS 46;US 37) |
澳大利亚 |
64 |
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QS 26; Times 18; US 18) |
加拿大 |
65 |
McGill University麦吉尔大学(QS 33; Times 40; US 49) |
加拿大 |
66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QS 45; Times 34; US 31) |
加拿大 |
67 |
MunichLMU慕尼黑大学(Times 32; US 46) |
德国 |
68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慕尼黑理工大学(QS 50; Times 41) |
德国 |
69 |
Heidelberg University海德堡大学(Times 42) |
德国 |
70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QS 6; Times 14; US 26) |
瑞士 |
71 |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洛桑联邦理工学院(QS 14; Times 43; US 45) |
瑞士 |
72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南洋理工大学(QS 13; Times 47; US 37) |
新加坡 |
73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国立大学(QS 11; Times 25; US 39) |
新加坡 |
74 |
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大学(QS 24; Times 37) |
日本 |
75 |
Kyoto University京都大学(QS 38) |
日本 |
76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首尔国立大学(QS 37) |
韩国 |
77 |
KAIST-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韩国先进科技学院(QS 39) |
韩国 |
78 |
Universi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大学(US 40) |
荷兰 |
79 |
Paris Science and Literature-Paris PSL Research University巴黎文理研究大学(Times 46) |
法国 |
80 |
Karolinska Institute卡罗林斯卡学院(Times 36; US 48) |
瑞典 |
81 |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哥本哈根大学(US 34) |
丹麦 |
82 |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US 42) |
沙特阿拉伯 |
83 |
University of Leuven鲁汶大学(Times 45;US 49) |
比利时 |
84 |
Sorbonne University索伯顿大学(US 43) |
法国 |
85 |
Monash University蒙纳士大学(US 50) |
澳大利亚 |
备注:
QS:QS世界大学排名 ;
Times:Times世界大学排名;
US: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C:US News全美文理学院排名 ;